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暴雨作为一种极端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具有突发性强、局地性明显、强度大等特点,往往会导致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西南涡作为我国夏季降水的重要影响系统之一,其生成的涡旋系统常常给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川渝地区带来强降水,甚至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深入探究西南涡的形成、发展及演变机制,分析其引发的暴雨过程的特征和成因,对于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性和灾害防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西南涡作为高原地区一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其引发的暴雨过程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西南涡的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2016年夏季一次西南涡引起的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该次暴雨过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暴雨过程概况分析:a.统计分析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包括降水起止时间、累计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范围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并绘制相应的降水量分布图。
b.分析此次暴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极端降水事件,例如短时强降水、持续性降水等,并分析其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拟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2016年夏季(6-8月)的相关资料,包括:a.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网提供的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逐6小时高空探测资料等。
b.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1°×1°的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NCEP/NCARReanalysisI)。
c.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的相关雷达资料。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精细化分析:以往研究多集中于西南涡的总体特征及其与暴雨的联系,本研究将利用更高分辨率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对2016年夏季此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精细化分析,揭示西南涡精细结构特征及其对暴雨的影响。
2.定量化分析:本研究将采用多种诊断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西南涡暴雨过程中的动力和热力过程,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贡献,以期更深入地揭示西南涡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
3.数值模拟与观测结合:本研究将结合数值模拟和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诊断分析结果,并探讨数值模式对西南涡暴雨过程的模拟能力,为改进西南涡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郭锐,周天军,张小玲,等.2016年6月27日—7月2日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2017,43(10):1153-1164.
[2] 段玮,智协飞,陈静,等.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18,37(05):1195-1208.
[3] 陈忠明,黄燕. 2017年7月四川盆地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2019,45(10):1332-134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