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开题报告

 2024-07-26 16:58:02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细颗粒物(PM2.5)污染尤为突出。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易于吸附和携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能够长时间滞留在大气中,并可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大气污染的严峻挑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健康风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徐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大气细颗粒物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分析徐州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并利用受体模型对其来源进行解析,最终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1. 主要内容

1.徐州市大气环境概况分析徐州市地理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据处理、模型模拟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收集徐州市近年来大气细颗粒物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污染源排放清单等基础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插补等预处理,构建研究数据库。

2.分析PM2.5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徐州市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时间变化趋势、季节变化规律、空间分布差异等,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气象因素对PM2.5污染的影响。

3.解析PM2.5的来源构成:选取合适的受体模型,如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或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等,对徐州市PM2.5进行来源解析,确定主要污染源,并量化不同来源对PM2.5浓度的贡献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精细化解析污染来源:采用先进的受体模型,结合徐州市实际情况,对PM2.5进行精细化来源解析,区分不同污染源的贡献,为精准防控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2.结合健康风险评估提出防控建议:将PM2.5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相结合,分析其对不同人群的健康影响,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控建议,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3.探索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针对徐州市大气污染跨区域传输的特点,探讨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从区域协同的角度提出防控对策,以期更有效地改善徐州市环境空气质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谢梦婷,陈长虹,张靖,等.基于WRF-CMAQ模拟的徐州市PM2.5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22,42(11):4851-4860.

[2] 刘雨.徐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中国矿业大学,2021.

[3] 周玲,张倩,陈长虹,等.徐州市PM2.5和O3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S2):156-16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