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中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公序良俗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3 10:43: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理由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普遍提升和人性中对自由的深刻需要,私法自治观念逐渐兴起,而在中国社会对道德伦理的十分重视的国情背景下,如何衡量道德伦理在司法实践中的限制和适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道德伦理对应的是公序良俗原则,私法自治则对应着意思自治,因此公序良俗和意思自治在价值观上的冲突逐渐成为我国立法缺口中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尤其体现在遗嘱继承方面。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编中关于遗嘱继承的成文法,并未对公序良俗在遗嘱订立和继承的适用上作出明确的限制和适用规则,自“泸州遗赠案”的司法判决打响了“公序良俗”案的第一枪后,法学届关于公序良俗和意思自治孰轻孰重的探讨一直争论不休,无论是从法律价值层面还是道德价值层面,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一项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

2、选题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层面,一是偏重道德层面上的,要通过明确公序良俗的判断标准和意思自治的善意成分来平衡好遗嘱中公序良俗和意思自治之间的关系,二是偏重法律层面上的,要对遗嘱自由进行具体化的限制,才能有效遏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更加有依据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待“遗嘱中公序良俗和意思自治的关系”问题素来争议较大,根据百度学术平台提供的主题发展趋势折线,可以明显看出在2013年,国内学者对遗嘱自由的探讨是一个顶峰,而有关公序良俗的论文发表数量则是在2021年达到历史最高,而两者的讨论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反映出学界对此的日益重视。

在大量地阅读相关学者评判“泸州遗赠案”的历史文献后,笔者发现完全支持该案中法官判决的只有少数,比例约在百分之十到十五,另有少数学者对该案判决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占据较多人数的主流观点以部分肯定或部分否定为内容,大致上有两个争议点:一是关于案件本身,即法官援引公序良俗原则进行判决是否合理,二是引申出问题的解决,即是否该引入国外的“特留份”制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确定选题方向和论文题目。

2、通过网络或书籍期刊收集论文的相关资料,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和提炼学者观点。

3、列出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莫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J].法制与经济. 2020(01)

[2]陆丹.公序良俗原则在遗嘱继承中的适用研究——以“泸州遗赠案”为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03)

[3]段伟伟.遗嘱自由之限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