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丹参多成分储库的建立开题报告

 2022-12-30 09:56: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根据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有2.9亿心血管病人,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心肌梗死为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目前对心肌细胞保护的研究很多,但是丹参一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丹参是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之一,目前已使用有丹参注射液、丹参舒心片、丹参滴丸、天王补心丹、丹参饮、以及活络效灵丹等复方制剂。研究表明,丹参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缺血再灌注时损伤,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及血脂代谢来保护心肌细胞。丹参的传统给药方式以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为主,但是丹参注射液中水溶性成分稳定性较差,且滞留时间较短,使其到达靶部位的药量较少。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对丹参高载药量的载体,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拥有丰富的芳香环结构,可以和含有芳香环的药物分子产生像分子粘合剂一样超强的黏附性能,对于高效吸附与递送药物都十分有利。这种粘附性主要来源于聚多巴胺上邻苯二酚基团发生的各种共价键和非共价作用,包括迈克尔加成、席夫碱反应、金属配位螯合、氢键、π-π堆积以及醌氢醌电荷转移等,常被用于惰性材料的表面修饰、高效载药以及污水吸附剂。我们以丹参注射液为药物模型,丹参注射液成分均含有芳香环结构,通过PDA对其进行吸附考察其对复杂成分体系的吸附效率,尝试构建高载药量的丹参药物储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聚多巴胺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黄玉芳 15药物制剂 048015144

摘要 多巴胺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自从研究者们发现了多巴胺可通过氧化自聚合反应制备聚多巴胺之后,聚多巴胺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新兴的生物材料。聚多巴胺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普适性的粘附性质、高化学反应活性以及光热转换性质等,而在药物输送、光热疗法、抗菌等领域吸引了研究者们强烈的研究兴趣。本文综述了聚多巴胺的制备、功能化及在生物医药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案

1.1. 丹参注射液成分确认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25cm,内径为4.6mm ,粒径为5μm );以乙腈为流动相A ,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6nm;柱温为30℃,流速为每分钟1.0ml。理论板数按迷迭香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15

10→20

90→80

15-35

20→25

80→75

35-45

25→30

75→70

45-55

30→90

70→10

55-70

90

10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丹参素对照品、原儿茶醛对照品、迷迭香酸对照品和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丹参注射液的供试品溶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即得。

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供试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经相似度计算,相似度不得低于0.90。

1.2. PD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多巴胺(DA)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自身氧化形成聚合物,同时部分聚合物会形成纳米结构的粒子。选择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溶解反应物多巴胺盐酸盐,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浓氨水搅拌均匀,继续反应过夜。反应好后离心,纯水洗三遍,得到PDA纳米粒。

PDA纳米粒表征:粒径(DLS)及zeta电位的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分析。

1.3. PDA吸附丹参注射液成分的影响因素

1.3.1. 溶液pH对PDA吸附丹参注射液成分的影响

为考察溶液pH对PDA吸附丹参注射液成分的影响,溶液的初始pH设定在1.8~6.0的范围内,取丹参注射液1ml,具体实验步骤如下。以pH 2.3为例,

对照组:1ml丹参注射液加9ml的水,调节pH至2.3,搅拌均匀,继续反应

供试组:1ml丹参注射液加9ml的水,调节pH至2.3,加5mg PDA,搅拌均匀,继续反应。

取不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和供试组反应液离心,滤膜,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即得。

1.3.2. 药载比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实验在室温下进行,用纯水配置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浓度0.1ml/ml,0.15ml/ml,0.2ml/ml,0.25ml/ml,0.3ml/ml,pH 2.3 ,加入5mg PDA,恒温震荡4小时,测定上清中未吸附药物浓度。q为吸附量(mg/g),c为未吸附药物浓度(mg/L),以q-c作图,求得室温下丹参注射液各成分在PDA吸附的等温线。

1.3.3. 吸附动力学

PDA对丹参注射液成分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操作如下:

对照组:1ml丹参注射液加9ml水,调节pH至2.3,搅拌均匀,继续反应;

供试组:1ml丹参注射液加9ml水,调节pH至2.3,加入5mg PDA,搅拌均匀,继续反应。

对照组和供试组均在0h、0.5h、1.0h、2.0h、4.0h、8.0h、12.0h和24.0h取样,离心过膜,取上清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对照组为空白对照。

1.4. 丹参-PDA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的研究

取长度约10cm的透析袋,加水加热至微沸,并使其在微沸状态下维持约15min,待稍冷后放置在冷水中,即得。

取2ml丹参-PDA纳米粒离心弃上清,加入2ml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溶解,轻轻吹打使其均匀,将其注入透析袋中,放入10ml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在37℃的水中恒温震荡,还需适量的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做补充液,同置于37℃的水中恒温震荡,取不同时间点的溶液并补足,通过HPLC检测其成分含量,纪录峰面积,最后计算其累积释放率。

2. 技术路线

4. 工作计划

2022.1.2 1.27 丹参注射液成分确认

2022.2.113.2 PD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2022.3.3 4.15 溶液pH对PDA吸附丹参注射液成分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首次利用PDA纳米粒高效负载多种成分,探索其对不同类型成分的载药机制及释放行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