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实意义: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即由国家信用为保证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虽然央行数字货币仅涉及M0层次,但是由于央行数字货币具有较高的性能,发行之后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势必会产生一定冲击。如果社会公众将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转换为央行数字货币,那么会加重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规模的进一步缩减,商业银行将丧失较为廉价的资金来源,从而加剧银行存款竞争,减弱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及信用创造功能,最终影响信贷业务收入。因此本文拟通过分析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提出央行数字货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优化管理策略。
理论意义: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之后主要是用于替代M0,那么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会产生一定冲击,本文通过理论与模型构建,来探究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规模、机制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补充央行数字货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理论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拟分析央行数字货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可能影响。通过理论与模型的构建,拟解决如下问题:第一,从理论的角度梳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机制;第二,利用模型,结合相关数据模拟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规模;最后,结合模型模拟结果,提出央行数字货币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优化对策及建议。
(二)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乔海曙(2018)认为在二元信用创造机制逐渐向一体化信用机制转变过程中央行数字货币将对商业银行存款与现金产生替代效应。何德旭、姚博(2019)认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之后,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便新增了一层竞争关系,即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引发的存款转移被央行大规模吸收。姚前(2019)认为通过加大商业银行存款转化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摩擦冲突与提高其成本可以来实现规避“狭义银行”带来的影响的目标。郭丽娟和沈沛龙(2020)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是可控的、负向的,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保持总体为正的效应。黄国平等(2021)认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他形式的货币资产对实物现金的替代作用,加速了M0层次货币转换,冲击了商业银行现金与存款规模。周边等(2021)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后会导致M0比重上升进而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2022.12 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022.01-2022.02 撰写论文前2章。
2022.03-2022.04 撰写论文后3章,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乔海曙,王鹏,谢姗珊.法定数字货币:发行逻辑与替代效应[J].南方金融,2018(03):71-77.
[2]何德旭,姚博.人民币数字货币法定化的实践、影响及对策建议[J].金融评论,2019,11(05):38-50 116-117.
[3]姚前.法定数字货币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19(01):16-2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