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01 11:23: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对电网的危害早在20世纪初即为人们所重视,德国人于1919年左右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消弧线圈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调整其电感值使接地电容电流得到绝大部分补偿。二是降低熄弧以后弧隙电压恢复速度。若只考虑这两个因素,则消弧线圈与电网对地电容应完全调谐。但是,由于三相系统的不完全对称,电网正常工作时中性点的对地电压不完全为零,这样在完全调谐的回路中会发生串联谐振,造成中性点电压升高到不能允许的程度。

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心的可调电感线圈,当由于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外力破坏、运行人员误操作、内部过电压等任何原因引起的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消弧线圈呈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的方向相反,可以使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或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危害,自动消除故障,不会引起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过补偿太多,残留太大起不到使故障点易于熄灭的作用,甚至可能会造成由此引起的谐振过电压,目前我国有许多消弧线圈因此而没有投运。由于以上原因,我国有关规程还同时规定: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补偿度不大于10%,中性点长时间位移电压不大于15%,残流不大于5A,新过电压规程规定不大于10A,并规定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运行。当欠补偿运行使脱谐度不大于10%。

目前我国已投运的消弧线圈大多使根据上述原则进行整定的,绝大部分消弧线圈运行在过补偿的状态。而欠补偿方式容易因事故跳闸,甩负荷等原因造成谐振补偿而不常采用。但过补偿的补偿度ρ不能太低,否则会引起较高的中性点位移电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以及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标的危害,对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及有关技术参数的选择和配置。[1]

(2)主要分析了调匝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基本调节原理、脱谐度要求及分接头数的选择等,并说明了在应用中须注意的事项.[2]

(3)对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的必要性和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就自动调谐消孤线圈现场调试及运行维护管理进行了经验性介绍.[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首先了解过补偿和欠补偿的原理及区别并通过计算分析出过补偿与欠补偿的参数,判断两种补偿方式的安全行与实用性,再通过仿真系统进行模拟来论证出之前计算出的参数的准确性。

5. 工作计划

第1周 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并掌握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特点及一般监测方法,并

广泛阅读文献,对各类文献内容归纳,做好总结。

第2周 完成毕设相关的外文翻译一篇,开始撰写文献综述,加深对参考文献的理解,并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