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城市公用事业供给评价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3 10:50: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意义

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更加现代化,人们对于城市公用事业供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城市公用事业作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其建设和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因而,对我大中国城市公用事业供给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切合我国国情的建议,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未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城市公用事业作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其建设和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构建了能源供给、市政设施建设、城市绿化、环境卫生和公共交通设施5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我国26个大中型城市的公用事业供给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

拟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一般基于社会学、政府以及国情的角度,涉及范围包括公用事业改革和政府管理等。例如邹晓东(2007)结合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从“政府垄断供给”到“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到“市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的发展路径,并指出政府在模式转变中的责任和工作重点。谭雪峰(2005)研究了公用事业市场化与价格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垄断优势将会导致低效率的投资,并且只有实行“公共产品市场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建议政府着重做好五方面的工作,即成本调查分析、定价策略研究、实行价格听证制度、价格监测和价格监督。王云(2016)基于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投融资、收费及政府监管,具体设计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并提出六项建议。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面对国有资产流失、价格过快上涨、政府承诺缺失等问题,王俊豪等人(2011)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理机制及其职能。杨伟香(2009)以政府在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责任作为切入点,采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阐述了公用事业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同时,以潍坊市为例,研究了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作用,建议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法制责任和保障责任。

有些学者对公用事业的投融资管理、资金来源、供给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胡宗义等人(2014)从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投向结构出发,运用三阶段DEA法对评价了我国2012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绩效水平,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公用设施投融资效率受规模制约明显,而东部地区受技术制约明显;此外,环境因素对城市公用事业投融资效率影响显著;人力资本丰富、经济基础好、科技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投融资效率更高。宋丽锋(2019)等人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对七个超大城市2007年到2016年间公用事业的政府供给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了供给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用设施政府供给绩效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且供给绩效与公共设施投入规模并不完全正相关。程鹏等人(2016)对16个特大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主客观测度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发现区域间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发展差异显著,并且整体上主客观测度之间存在相关而非决定关系。赵聂(2008)运用DEA模型的系列组合方法构建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指标体系,并对西南地区十座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进行了因子分析。邹永红(2018)在全面开放二孩生育政策的大背景下,从工程性和社会性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国家中心城市确定前后公共基础设施与人口匹配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后,各市的人口匹配度均随时间有所提高。陶志梅等人(2018)基于城市公用事业各系统的相互依赖性,构建了供给效应模型来研究基础设施供给效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基础设施的资本存量有关;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效益与各项设施间相互依赖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方案进度

2022年11月-12月:数据搜集整理;阅读相关文献,确定论文题目;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写开题报告和写作提纲。

2022年1月-2022年3月:自主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罗森斯坦﹒罗丹.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J].经济学季刊,1943

[2]H-L. Alfonso.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Spanish EconomicGrowth,1850-1935[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07, 44(7):452-468.

[3]D. Sylvi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Economics, 2001, (29):95-1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