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持久和稳定,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既不同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也不同于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行为,呈现出一种具有特异性的消费者行为。因此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促进消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扩大消费需求最根本的方法是增加居民的收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江苏省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居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上升。但在经济发展初期不合理的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居民消费支出占比逐渐降低、城乡消费差异和区域消费差异不断扩大。因此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了解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新情况和特殊问题,完善收入分配相关理论。同时促进居民消费,拉动内需,有利于提高我省经济水平以及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深入探讨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利于让城乡居民平等分享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我省城乡二元化,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消费水平,进而促进江苏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何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提出合适的建议,以此缩小江苏省贫富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936)首先将消费和收入联系了起来,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他的消费理论最早探讨了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该理论认为,收入与消费是在短期是具有一定的关系的,消费与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也被称为收入的消费倾向,他的理论中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因而缩小收入差距会增加居民的总消费。
杜森贝利(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1949)提出相对收入假说,他提出消费已经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高收入家庭对低收入家庭消费的这种示范效应使得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要大于高收入家庭;同时杜森贝利还指出消费具有棘轮效应,揭示了消费的稳定性。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年11月,完成选题;
(2)2022年12月中上旬,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积累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5. 参考文献
[1]Xiaowei Ma, Danni Chen, Jingke Lan,et al. The mathematical treatment for effect of income and urban-rural incomegap on indirect carbon emissions from household consumption. 2020,27(prepublish):1-11.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李小克,李小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4):12-15 2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