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虱线粒体基因变异对其适合度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5 10:17: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意义灰飞虱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n隶属于半翅目飞虱科,是我国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在世界范围内,灰飞虱广泛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在国内,分布则遍及全国各地,其中以长江流域和北方稻区发生较多。

除以成虫、若虫刺吸作物造成危害外,灰飞虱还会传播多种病毒病害,在华东主要传播引起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1],在华北和西北主要传播引起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2,3],并且其传毒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刺吸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本课题拟通过基因渗透的方法构建两种灰飞虱线粒体的近等核基因单雌系,通过研究两种单雌系的冷冻昏迷恢复能力来比较两种线粒体的抗寒能力;比较两种品系灰飞虱在产卵量、寿命和抗饥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来探究线粒体抗寒的适合度代价。

2.研究内容实验室已有云南种群、延寿种群、南京种群的灰飞虱且供试虫源的单倍型已经确定,每个地理种群都有HGI和HGII两个单倍型。

(1)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地理种群不同线粒体的产卵量、寿命、孵化率、抗饥饿能力、过冷却点、冷恢复时间等一系列生态学试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1)替换核背景:为了确定灰飞虱生态学的差异都源于线粒体基因的差异,我们前期需要对各个地理种群进行核背景替换。

每个地理种群每个单倍型回交代。

(2)原来已有的单雌系和核背景替换后的单雌系都分别进行产卵量、寿命、孵化率、抗饥饿能力、过冷却点、冷恢复时间等一系列生态学试验和基因方面的试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利用了灰飞虱存在两种不同线粒体单倍型群(HGI和HGII),且相关性分析发现HGI在地理种群中的分布频率与该地区的温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一特点,研究结果将系统的揭示灰飞虱种群中两种线粒体单倍型(HGI和HGII)地理分布规律的遗传机制,拓展对线粒体功能和适应性进化机制的认识,并为灰飞虱种群发生动态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7月-2017年1月进行生态学试验。

2017年1月-2017年3月进行分子方面试验。

2017年3月-2017年4月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